读曾国藩传

最近读了萧一山著的“曾国藩传”,有些心得,记录一下。

曾国藩是晚清重臣,创建湘军灭掉太平天国。湘军全胜时期,南方各省的总督基本上全是湘军将领,甚至有人劝曾国藩推翻清朝,自己称帝。他的文章思想也流传后世,影响了无数人。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很推崇曾国藩。

书中有一段对曾国藩的评价很精彩,“有宗教家之信仰,而无其迷妄;有道德家之笃实,而无其迂腐;有艺术家之文采,而无其浮华;有哲学家之深思,而无其凿空;有科学家之条理,而无其支离;有政治家之手腕,而无其权诈;有军事家之韬略,而无其残忍。”。

经世致用

清朝的读书人除了学习八股文、考科举之外,主要在做两件事,一是考据,二是义理。考据就是翻遍古书,尝试把儒家典籍的每个字搞清楚是什么意思。义理则是研究宋明理学,类似于哲学。

无论是考据还是义理,都对国家兴亡没有直接的作用,大量人才把精力花在这些事情上实在太浪费资源了。曾国藩生活在清朝末期,鸦片战争已经结束,面对内忧外患,他觉得读书人应该致力于经世致用的学问。他也写诗,也写文章,也思考义理,也读考据的书,但是他并不专研任何一种。

学习知识一定要着眼于应用,否则就落于虚浮。

严于律己

我们常常对他人苛责而对自己宽容。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叫“完美陌生人”,剧中一对夫妻都和他人有暧昧,但是在发现对方的暧昧秘密时,无不义正辞严,而当对方发现自己的秘密时又为自己百般辩解。

曾国藩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,不贪钱,不贪权,读书做事勤快,孝敬父母,而对他人则比较宽容。曾国藩有记日记的习惯,每天在日记中都反省自己的行为,严格要求自己。

持之以恒

自己年纪已经不小,回顾自己的学习、工作,不禁感叹,正是因为不能持之以恒,以至于现在毫无建树。

曾国藩在30几岁的时候开始写日记,此后无论多忙,都坚持写。他在写给弟弟、子侄的家书中也总是强调,无论读书还是写字,一定要持之以恒。

读书明理

小时候,老人常常说,小孩子读过书了应该明事理。事实上,学校里和“明事理”关系最近的估计就是“思想教育”课了,而这门课估计是大家最讨厌的课程。这造成了很多学生学习成绩很好,掌握了很多科学知识,但是却不会与人相处,结果在社会上处处碰壁。

古人读“四书五经”,重在读书明理,通过学习来塑造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,这是现代学校教育缺失的。所以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国学热,这也算是一种拨乱反正吧。

与有才之人分担工作

曾国藩认识到,一人的力量毕竟有限,为了成就大事业,必须要其他有才的人一起努力,所以他努力寻找、推荐人才,即使是和自己有冲突的人也照样推荐担任重要职位。

晚清湖南还有一位重臣叫左宗棠,他对平定太平天国也很重要,不过他和曾国藩却总是不对付。曾国藩并没有因此而排挤左宗棠,在国家大事上,曾国藩总是鼎力相助。曾国藩去世以后,左宗棠的挽联是“知人之明,谋国之忠,自愧不如元辅;攻金以砺,错玉以石,相期无负平生;”,可见左对曾的评价。

个人修养

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。曾国藩非常注重个人修养。

曾国藩年轻的时候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每天完成的功课,一共有十二项:“敬;静坐;早起;读书不二;读史;谨言;养气;保身;日知所亡;月无忘其所能;作字;夜不出门;”。